2025年4月22日,北京时间,让我们聚焦国内篮球圈的最新动态。当天晚上,CBA季后赛八强战迎来一场焦点之战——北京德比。在比赛前,北京男篮以2比1领先北控,此役他们展现出强大实力,7人得分上双,最终在第四节一度领先20分。经过激烈角逐,北京男篮以112比95取得胜利,总比分3比1成功晋级四强,将在半决赛迎战山西男篮——后者在此前的系列赛中以3比0完胜广东队,顺利挺进半决赛阶段。
随着CBA激烈比赛的进行,其他球队也已开始放假,进行调整和备战。而与此同时,NBL联赛以及各类街球、草根篮球赛事正陆续开启,为退役或休赛期的职业球员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平台和锻炼机会。许多球员希望利用这个时期,既保持竞技状态,又能增加收入,通过参与这些赛事充实自我。然而,2025年4月28日,媒体报道指出:CBA官方近日向俱乐部发出通知,明确规定未获书面批准,国内注册球员不得私自参加非官方商业赛事。这一政策无疑给许多球员的休赛计划带来限制,也引发部分热议。
据悉,包括上海男篮的王哲林、前辽篮名宿贺天举等球员,都有意在假期加盟东莞队参与街球联赛。此外,南京同曦的郭昊文也有换队消息,而祝铭震、张新宇等热门球员亦在考量参与范围之内。原本,他们希望通过参加比赛维持状态、拓展人脉、增加收入,但新规使得自由度受到影响。有意参与的球员必须面临选择:一是违反规定,可能会遭到罚款甚至禁赛处罚;二是遵守政策,放弃潜在的商业机遇。
展开全文
对此,笔者认为,CBA官方制定此规定反映出多重考虑。首先,从联赛运营来看,维护赛场公平与商业秩序至关重要。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CBA投入巨大资源,以打造优质赛事为目标。一旦球员过度参与外部商业比赛,不仅易导致身体疲劳,还可能因伤影响联赛的竞技水准,引发观众评价下降和商业价值缩水的风险。比如上赛季,同曦队的繁日在休假期间不慎受伤,导致赛季蒙受损失,影响整体战绩,给联赛管理者敲响警钟。
从法律层面看,未经许可而参与商业赛事若发生意外,俱乐部和CBA公司可能承担不必要的责任。这一政策也旨在确保各方权益不受侵害,防止出现法律风险。同时,全面禁止商业赛事也有一定局限性。合理开放有助于丰富运动形式,给予球员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能提升篮球在民间的普及率与影响力。
笔者建议,或可考虑制定更为灵活的管理办法,比如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球员参与经过官方审核,参加具有正规资质的商业赛事。同时,球员应购买相关保险,确保自身安全。这样既能保障联赛的核心利益,又能兼顾球员的发展需求,推动中国篮球的健康有序发展。
你对这一政策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共同促进中国篮球事业的繁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