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年,我们真爱的马拉松 | 2013广州马拉松
“名城 和谐 健康”
赛事量级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批准,由国际田联和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备案的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是国际田联银标赛事,成为其全年标牌赛事日历中的一员,也是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
赛事基本信息
2013广州马拉松赛11月23日在广州羊城花城广场鸣枪开赛。本届马拉松设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马拉松(约5公里)3个项目。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的报名人数达7000人(其中全程3500人,半程3500人),迷你马拉松报名人数达13000人。11月23日上午7时35分,随着裁判员的一声枪响,2万多名选手从广州花城广场冲出起点,场面蔚为壮观。在最先完赛的迷你马拉松项目中,伦敦奥运会冠军陈定率先冲线。而在全程比赛中,众多国内外马拉松高手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后,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吉萨-麦孔恩以2小时11分25秒夺得男子组冠军,哈弗图-特塞玛以2小时39分17秒夺得女子组冠军。
关于赛道
作为岭南最重要的年度国际赛事,广马赛道主要沿珠江两岸设置,集中展示了珠江两岸最具岭南特色的人文风情、最具羊城历史的风景名胜,最具时尚气息的文化潮流,突显“广州元素”和“广州特色”。被国际田联公认为是当今世界马拉松赛最美赛道之一。赛事受到马拉松爱好者的热情关注,积极踊跃报名参赛。
全程马拉松: 花城广场(起点)—临江大道(东行)—车陂南路折返处(靠近黄埔大道)折返—临江大道(西行)—猎德大道—花城大道隧道上方折返—猎德大桥—阅江路(东行)—阅江路与会展中路交汇处前折返—阅江路(西行)—滨江东路—滨江路折返—滨江路—艺苑路—艺洲路—滨江路(西行)—洪德路(南行)—人民桥—沿江路(东行)—大通路(东行)—谭月街—晴波路—海心沙—海心沙一号桥—临江大道—花城广场(终点)。
半程马拉松: 花城广场(起点)—临江大道(东行)—车陂南路转弯处(靠近黄埔大道)折返—临江大道(西行)—猎德大道—花城大道隧道上方折返-猎德大桥—阅江路(东行) —阅江路与会展中路交汇处前折返—阅江路(逆行)—阅江路(琶洲大桥底)向前折返位置折返—阅江中路(保利国际广场北面)(终点)。
迷你马拉松: 花城广场(起点)—临江大道(东行)—折返进入地下空间通道—临江大道(西行)—广州大道中—天河北—天河体育中心北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环场路—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终点)。
比赛路线贯穿了广州的“老四区”,沿路有花城广场、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广州塔、赤岗塔、会展中心、海心沙等广州新旧地标性景点。集中展现了近十年来出现的很多标志性建筑物,而传统的历史文化景点只有羊城晚报社、中山纪念堂和陈家祠三个。
整条东风路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广州拓宽旧城起步阶段的种种大手笔,当时,东风东路首先出现的高楼大厦和中高档小区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天河区的珠江新城除了有西塔等地标,还有多栋高层住宅和高档写字楼,这些近五年来出现的建筑都值得一看。
赛事亮点
亮点一:一江两岸跑不停,广马演播室“跑“出来
今年的广州马拉松“跑”出了室内演播室,这是广马首次在室外设立演播室对赛事进行直播解说,也是中国马拉松赛事转播史上一次全新的尝试。广东体育特选“特步号”作为水上流动式演播室,向广大跑友现场直播2013 广州马拉松盛况。
亮点二:参加全马、半马者需有比赛经历
2013年广马新增一条报名要求,就是参加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的选手,须有参加过半程以上马拉松的经历,并提交相关证明方能报名。建议参赛者必须身体健康,并具备一定的长跑基础。业内人士称,广马的报名门槛和安全系数提高也是出于降低选手健康风险的考虑。广马“健康奔跑”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业界称道。
亮点三:点燃激情——广马成为城市时尚潮流
广州马拉松赛2012年亮相,就将民间跑步爱好者激情引爆,现如今广马的两万个参赛名额,在几小时之内就已经报满,“马迷”的热情高涨可见一斑。
如今,广州白领当中流行一句新的问候语:“你跑了吗?”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珠江边,跑族、广州珠江跑群等跑步俱乐部成为非常活跃的健康运动组织者。
赛事影响
广州马拉松赛自2012年创办以来,历经5年的淬炼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今年,广州马拉松赛又被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上网公示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同时,广州马拉松赛被人民网评为2016年中国马拉松最具传播影响力赛事,并作为“改革开放”代表城市入选由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联合主办的中国超级马拉松IP“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