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yclingStats的负责人利普(Bert Lip)说,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年龄较大的车手人数可能会更少,或者他们参加的比赛可能会更少,部分有才能的车手的职业生涯可能会因为伤病而缩短。”
从广义上讲,生理学也不会撒谎。牛顿说:“肌肉量在24岁左右达到峰值,从30岁开始,最大摄氧量每10年下降15%左右,肌肉力量也逐年稳步下降。”
事实上,大多数人类在20多岁的时候,你的耐力、力量、柔韧性、力量、速度、协调性、敏捷性、平衡性、身体组成和无氧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自行车运动中,冲刺车手的最佳状态年龄相对要更小一些。马克·卡文迪什(Mark Cavendish)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荣耀之年莫属2011年,在他26岁的时候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ProCyclingStats计算了其他职业选手在最佳状态时的成绩,结果显示,像阿克塞尔的父亲艾迪和法比安·坎切拉拉(Fabian Cancellara)这样的选手在最佳状态时的年龄是在26-27岁间,米格尔·安杜兰(Miguel Indurain)、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che)和经典传奇人物罗杰·德·弗莱明克(Roger De Vlaeminck)在最佳状态时的年龄是27-28岁之间。
事实证明,古往今来,职业车手的巅峰年龄都大致在26-28岁这个范围,不过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有很多:经验和团队是其中之二。丰富的训练经验能帮助你提前达到机能巅峰状态,优秀的团队能帮助你更顺利的取得成绩,因此自行车成了各类运动中,相对不那么依赖身体巅峰能力取胜的那一个,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车手在40岁的“高龄”一样也能获胜。
业余车手该望而却步吗?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条理论并非100%贴合实际,但也值得借鉴。
如果你从小开始训练需要花15个小时成为职业车手的话,长大后再训练也许再也无法企及职业的水平,但并不代表40岁之后无法再进步了。别忘了,经验和团队也会成为你获胜的好帮手,再者,有氧能力的下降速度要比无氧能力慢的多,耐力运动竞技仍是你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
所以,享受你未到达的“巅峰”吧,即使你比专业运动员年龄更大,也没有理由使你无法变得更好,继续运动吧。
编辑:HCY
图片:资料图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