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完美收官。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比赛、一个个激情四射的瞬间,既是对运动员成绩的检验,也是对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的考验。
从9月22日开赛以来,风、雨、雷电、暑热压力指数等天气因素不时影响赛事和相关活动,有的比赛因天气原因临时调整或取消,有的比赛则在精准预报中抢出时间窗口,让我们共同回眸那些气象工作者捕捉风云变幻的时刻。
争分夺秒“抢”出“窗口期”
9月的浙江省处于夏秋交替期,降水活动频繁。部分赛事和活动对降水非常敏感,因此抢抓有利天气窗口期显得格外重要。
9月16日,杭州亚运会亚运村开村仪式原定于9时举行,但天气预报显示,活动当天上午“阴有小到中雨,对开村仪式有不利影响”。对此,亚运气象台联合中央气象台、上海中心气象台等开展会商研判,最终给出“9时30分至10时左右有降水间歇”的结论。据此,相关单位将开村仪式推迟到9时30分至10时进行。10时10分左右,开村仪式顺利举行后,天气由阴天转为降水。
9月21日9时,板球比赛开赛后仅半小时就因降水中断。亚运气象台根据最新资料分析,给出“10时20分至11时30分降水有所减弱”的结论。经场馆技术代表确定,比赛于10时30分重新开始。虽然比赛在11时36分再次因降水中断,最终没有正常完赛,但还是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比赛“窗口期”。
因天气原因板球决赛取消。方陆俊 摄影
当日晚上,国家体育总局提请气象部门在22日9时30分至11时,为亚运村半小时户外活动提供降水窗口期预测。经会商研判,亚运气象台给出“室外活动时段尽量安排在10时30分至11时”的建议。最终,户外活动从10时20分开始,巧妙利用了半小时降水间歇期。
雷电天气触发赛事“熔断”机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熔断”机制的通知,要求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密切关注气象等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熔断”机制。
9月29日,杭州亚运会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第二个比赛日,16时,气象部门监测到球场上游一带有对流生成,雷电保障团队成员提示该对流伴有较强的雷电活动,亚运气象台组织会商并作出比赛可照常进行的结论。
在高尔夫竞赛现场气象服务人员接受天气情况咨询。黄翊 摄影
16时50分,雷电监测风险服务平台提示高尔夫球场为二级风险,竞赛方准备启动竞赛日程变更的应急预案。亚运气象台预报团队再次作出“回波移动缓慢,起雨时间偏晚,整体影响不大”的结论,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向竞赛指挥长汇报,“18时前高尔夫球场受到雷电影响可能性较小,预计18时30分左右雷电开始影响高尔夫球场,建议比赛正常进行,比赛结束后立即组织各类人员迅速离开空旷场地”。
17时57分,高尔夫比赛顺利完成。18时,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25千米警戒区内出现明显的雷电活动,进入一级风险,触发赛事熔断机制。
天气是影响赛事的“活跃分子”
9月30日19时,温州赛区亚运气象台发布高影响天气预报,“19时40分至20时40分,温州奥体中心附近将出现降水、伴有雷电,对赛事的正常进行有明显影响”。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将该情况汇报至竞赛指挥中心,场馆侧报“因雷暴天气,20时20分暂停比赛”。20时30分,温州赛区亚运气象台预报“雨势有所减弱,但小雨将持续约1个小时”。20时42分,中断了22分钟的足球赛恢复。
分场馆侧报因天气原因攀岩决赛取消。方陆俊 摄影
10月3日早上,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汇报台风“小犬”影响,竞赛指挥中心组织联系龙舟、攀岩、板球、射箭、棒球等5个可能受台风天气影响的户外场馆召开赛程变更协商会。最终,射箭因10月5日、6日气象条件及17时左右日落能见度较差,下午单元将分别提前半小时进行。
因雨势过大比赛暂停,棒球场地志愿者覆盖苫布。朱哲君 摄影
同样受台风外围云系和弱冷空气影响,10月6日下午,棒垒球场馆周围出现分散性小雨。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提醒,“6日夜,各赛区阴天,有时有阵雨,请关注降水对棒球赛事的影响”。18时30分,日本对阵中国台北棒球比赛按时开赛,20时30分,场馆侧报“比赛因雨势过大暂停,半小时后根据雨势决定是否开赛”;21时30分,经技术代表和比赛队伍双方确认,比赛提前结束。
10月7日9时,板球第三和第四名决赛因降水延迟开赛;当天下午,板球延迟到14时20分开赛,后因15时59分降水而中断,最终,根据相关国际竞赛规则判定胜负。10月7日18时,攀岩女子个人全能决赛因降雨天气延迟1小时开赛,19时35分,因天气原因取消攀岩决赛,按半决赛成绩颁奖……
由于午后暑热压力指数升高,马术比赛延迟。单佳铭 摄影
(作者:岳毅 简菊芳 马辛宇 方陆俊 陆文涛 责任编辑:蒋芷晴)